名爵ZS EV在英上市,巡航历程达335公里
2023-06-14 11:27:16 作者:来源:汽车之家
7月18日,上汽名爵旗下首款纯电动SUV EZS(在英国被命名为MG ZS EV)在英国正式上市,其推出2款车型,售价为24995-26995英镑(约合人民币21.42-23.14万元)。新车由国内工厂生产出口,拥有335公里的巡航里程(NEDC),并将于今年9月开始交付英国用户。
新车简介
MG ZS EV在设计方面与国内版本保持高度一致,运动、时尚的设计符合年轻消费者群体的审美。新车外观颜色除了传统的极速红、雪山白外,还提供了专属的Pimlico Blue(皮米里科蓝),与其独特身份更搭。
毫无疑问,在英国销售的MG ZS EV均采用右舵设计。新款车型全黑的氛围搭配三辐平底方向盘体现出年轻运动为主的设计风格,材质用料与整体质感也都还不错。配置方面,MG ZS EV将提供全景天窗、GPS导航、Carplay、Android Auto、无钥匙进入系统、MG Pilot驾驶辅助系统(包含盲区检测、车道保持辅助等)等配置。
MG ZS EV搭载了一台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输出功率为110kW(150Ps),最大扭矩350N·m,电池组容量为44.5kWh,能量密度为161Wh/kg。其配备的电池温控系统拥有水冷和电加热,夏季散热快,冬季升温快。另外,新车快充30分钟可充至80%电量,慢充则是6.5小时充满。
MG ZS EV在英国市场的对手自然是日产聆风和大众e-Golf,其在电池容量、动力参数、0-50km/h加速成绩以及续航里程等诸多方面都更具优势。
电气化在英国
目前,英国在新能源汽车部分并没有特别抢眼的表现,市售车辆依旧是燃油汽车占据了极大的比例。英国政府希望在2035年实现在售新车电动化,这要比之前的电动化方案提前了5年。这对于MG ZS EV这类新晋新能源车型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而在充电桩方面,英国现阶段迎来了一些突破。壳牌(Shell)已在英国建立了首个150kW电动车充电器,其相比目前主流的50kW的快充直流充电器可提升的充电率是前者的三倍(50kW充电器能在30分钟内将电动车的电池电量充至近80%)。这对于广大新能源车主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好。
总结
即今年6月在泰国上市之后,MG ZS EV出口英国,回到了自己的的“家乡”进行销售。随后,新车还将在澳大利亚以及沙特阿拉伯等国家上市,名爵在海外市场扩展速度开始提升,同时也体现出名爵品牌对海外市场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我们希望MG ZS EV在海外市场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可,也期盼更多的中国品牌凭借自身实力在外海市场收获成功。
上汽名爵未对“自导自演”事件做出回应
上周,河北秦皇岛发生一则“大爷12.98元买车”的新闻,在社交媒体上疯传。
事情源自秦皇岛一家名爵4S店在投放出租车车顶广告时,把“名爵国六12.98万”误打成“名爵国六12.98元”。
此事随后引来了大量消费者到店询问,网上流传的一个视频中,该4S店一名女销售,在面对一群大爷大妈的严词“拷问”后,掩面跪下哭泣,场面煽动性十足。
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件事情竟然在一天之内上演了大翻转。
在这家4S店接到秦皇岛市市场监管局发布责令改正的通报后,便立即反口称那个视频为拍摄的网剧,找的都是群众演员。
截至目前,上汽名爵都仍未就此事对外作出任何声明。
不过,摊上这样的事情,上汽名爵显然有理也说不清,毕竟无论怎样说,这件事背后,或折射出上汽名爵对经销商管控的缺位,或体现了上汽名爵对品牌建设、营销的急功近利。
事实上,上汽名爵的经销商之所以能够想出这样的方法来宣传,博取更多流量的背后,无非是来自市场和厂家的双重压力。
但想深一层,经销商这样为求流量而漠视品牌的做法,让人担忧。尤其是对一直强调英伦文化的名爵品牌来说,这件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上汽名爵在品牌建设上的意识和工作,亟需加大。
今年上半年,虽然整个上汽乘用车的累计销量有着同比13.2%的下滑,但上汽名爵却逆势同比增长了3.8%,成为车市寒冬中为数不多取得增长的几家企业之一。
这一数字背后自然也有着上述那家经销商一部分的努力所在,但功夫AUTO认为,名爵在下半年要保住这来之不易的增长,或者应率先考虑提高经销商内部培训的水平,以及尽快扭转品牌内部这种“急功近利”的势头。
中汽协的数据显示,2019年1-6月,中国品牌乘用车累计销量399.8万辆,同比下降21.7%,市场份额比上年同期下降3.9个百分点,为39.5%。
中国品牌跌穿“40%份额红线”之后,内部危机感加剧的“症状”开始逐渐显露。
而本次名爵经销商的事件,或许正是该症状的其中一个表现——焦虑。
中国品牌经过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经一次又一次试错,才能取得今时今日的成绩。众所周知,品牌形象的塑造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时间和经验的打磨。
名爵这次“自毁长城”的表现,实则是把数年来重新建立起的品牌形象再度踢回深渊。
这显然并不是即将上任上汽集团总裁一职的王晓秋所愿看到的局面。
事关一手推动荣威和名爵走出低谷的他,必定希望能把这两个品牌推向更高的位置。
最近北汽、宝骏都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换标”,背后的意图就是通过更换新标识塑造更年轻化、高端化的品牌形象。
事实上,北汽绅宝、宝骏这两个中国品牌,近年来的发展都不怎顺遂,无论是销量还是品牌,都遭遇着不同的天花板。
然而,中国品牌之间淘汰赛的加剧显然加重了他们的“焦虑”,而他们则试图把这种“焦虑”转化为内在的驱动力。
与此同时,我们也该看到的是,中国品牌“冲高之路”一直难关重重:前者有“败走”的观致,后者有成功的领克与WEY;再到如今的宝骏、北汽等,都誓要借“新四化”热潮再冲一波。
所以,品牌建设越是难做,我们越是对名爵本次“自导自演”的事件感到痛心。
放眼未来,这种正在中国品牌内部蔓延“焦虑”,或将越来越催生企业走向“两极分化”:强大者会利用时势、化焦虑为动力夺去更多份额,弱者则会在焦虑之下丢失更多的份额。
或许,这正是“淘汰赛”下半场最精彩的看点。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