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装备制造行业是为金属冶炼及加工、矿山开采、能源开发、交通运输、原材料生产等基础工业和国防工业提供重大技术装备和大型铸锻件的基础工业。重型装备制造行业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十二五”时期是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时期,大力提高上海重型装备制造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占领和扩大产品的国际市场是当前上海重型装备制造行业的首等重要任务。
本文在对国内外行业背景、市场情况、上海行业特点进行详情分析的基础上,就加快提高上海重型装备制造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论述,并提出了上海重型装备制造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发展战略和实施措施。
一、我国重型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一)世界重型装备制造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目前,德国、美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仍然是重型装备制造业强国,现存格局并不因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世界经济衰退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德国在20世纪60-90年代,是世界上重型机械制造强国,尤其以出口大型成套矿山设备和冶金设备著称,但在20世纪末期,开始向“大制造业”方向发展,将德马克公司和西马克公司整合为曼彻斯曼西马克公司,仅保留其重型机械制造业的形象。
美国在推进知识经济过程中,认为重型机械制造业现属于高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也是高能耗、劳动密集型产业,故美国最早将重型制造业转移到其他国家。例如制造世界掘进机王牌的罗宾斯也曾经转移至瑞典,而后又被美国本土一个小公司波尔特克整合。
日本在过去的几年内,首先将重型机械制造业两个巨头三菱重工与日立整合为“三菱日立金属机械公司”,近期川崎重工与JSP(JPSteelPlantech)公司也已达成协议,进行整合。可以说,在20世纪80-90年代一度称雄的日本重型机械制造业,也在向“大制造业”方向整合。
工业发达国家的钢铁工业、电力设备工业、汽车工业等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为提高市场竞争力,他们的发展战略已从简单的能力扩充,转向技术经济的重组和兼并,把企业做大做强,向大集团方向发展。2001年日本NKK、住友重型机械和日立造船组建了JSP公司,旨在发挥各自的优势,确保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在德国,德马格公司先兼并了意大利茵西公司,后又被西马克公司兼并,使西马克公司在冶金设备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所以企业做大做强,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是当今世界重型装备制造行业的发展趋势。
在工业发达国家,整合后的重型装备制造业,创造的经济指标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已显得不十分重要,工业发达国家已经把重型装备制造业塑造为代表国力形象的“大制造业”之一,作为避免受制于其他国家的装备制造能力,作为保障国家对外政治地位,对内经济安全实力的象征。
除俄罗斯外,国外没有与中国重型机器厂相同模式的企业,但可生产提供相近的成套设备(如冶金成套设备,大型铸锻件)企业中,像德国的西马克公司、德马克公司,日本的三菱重工、日立造船、石川岛播磨、日本制钢所、日本铸锻钢、法国的CLI,韩国重工等公司,他们的技术水平、工艺装备以及规模、效益都强于我国第一重型机械公司、第二重型机械公司等企业。
目前,韩国重工在国家的支持下,以低价位在中国参与竞争。韩国重工是从炼钢生产铸锻件到设计制造发电设备(火电、核电、水电、燃气轮机)、冶金设备、水泥设备、石化设备、起重设备、土建钢结构、大型柴油机等设备,以及承建工程项目的国有大型综合性企业公司,是国际上强劲的竞争对手。
总的来讲,当今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的重型装备制造业在20世纪40~80年代,曾十分显赫,但至今各国均以机械制造业为载体,逐渐步入以现代服务业为重心的后工业化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把重型机械制造业向“大制造业”方向发展,其涉及的概念和领域正逐渐发生着巨大的转变和整合。
(二)国际市场竞争分析
多年以来,国外重型装备市场主要以德国、意大利为主。受世界重型装备市场不景气的影响,德国重型装备制造业逐步走向衰退,一些闻名于世的企业均遭兼并或倒闭。但是,意大利重型装备制造企业在政府补贴的支持下,近几年发展迅速,大有替代德国之势。西班牙重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也着实令人刮目相看,无疑会对国内企业构成一定威胁。因此,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我国重型装备制造企业主要面临的国际竞争对手来自德国、意大利、日本及西班牙。当今世界工业强国,无一不是重型装备制造业的强国。在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重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重型装备制造业是各个工业化或后工业化国家的主导产业之一,兼备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的工业特征,为其他产业提供了先进的基础装备和技术手段。它的技术水平将直接影响其他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中国重型装备制造业产值在两年前就已超越德国,现在德国重型装备制造行业正在逐步失去对中国的技术优势。中国早已不再是仅能提供简单的标准机械,中国的机械产品日益构成对德国重型装备制造企业强有力的竞争,特别是在需求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国。2009年,德国机械设备销售额降至1750亿欧元,降幅为25%。美国机械设备销售额也下降25%至1730亿欧元,日本机械设备销售额为1120亿欧元,下降40%。中等发达国家和中东地区对重型装备的需求量增加。装备工业国际需求的减少,主要是欧美等国需求减少,这些国家本来对中国重型装备需求量的增长潜力就不大。而巴西、印度、伊朗、土耳其等国家,因其建设、开采等需要,对重型装备的部分需求为刚性需求,订单量反而在增加。这些国家多为中端市场,对中国装备需求量的上升有多种因素,例江苏熔盛重工与巴西签订了4艘矿砂船订单,就是因为巴西有新开采的矿山,需要大量的砂船运输,但是此前又没有开展过这类项目,因此亟须大量的新船建设需求。中国重型装备制造业海外市场的逆势上扬,是金融危机前后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010年1-5月,我国重型装备行业出口额达到了58.7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5.8%。2009年,我国重型装备行业出口额达到了109.2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7.3%。
2005至2010年1-5月我国重型装备行业出口额及增长情况
2010年1-5月,我国重型装备行业进口额达到了35.6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0.8%。2009年,我国重型装备行业进口额达到了60.1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6%。
2005至2010年1-5月我国重型装备行业进口额及增长情况
2005至2010年1-5月我国重型装备行业进口额及增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