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橱柜产品个性化和生产的工业化
一方面,家庭用户对橱柜产品个性化的需求,导致制造商在营销策略中,都采用“上门测量”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上门实地测量的人员能够结合用户房屋的实际建筑格局,进行厨房各个不同功能区域的规划。这种和用户零距离的接触,能够使厂家在没有提供产品之前,就把自身对用户的关怀体现出来。因此它已经成为橱柜企业营销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也就是说,为了向注重产品品质的客户提供最大限度的个性化产品,厨房家具制造商不得不生产很多不同设计风格的橱柜。这就导致零部件的差异很大,零部件数量增加。这无疑增加了后续生产环节的难度,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另一方面,在生产上,为发挥设备的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橱柜生产企业又不得不最大限度地运用标准化、通用化的设计原理进行产品的设计开发,这也是设备条件所决定的。因为这是企业进行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技术管理以及加工成本,以及增加利润所必须采取的技术措施。
这样,随着橱柜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橱柜个性化设计和工业产品之间的矛盾突显起来。它的日益加深,严重制约着橱柜企业的科学化发展,已经成为厨房家具领域遇到的最普遍、最有代表性的问题。
2、正确处理产品个性化设计和生产工业化矛盾的方法
一、是真正树立标准化的思想,并在产品设计及工艺管理中加以运用,具体的讲:
就是橱柜产品的设计和生产都应尽可能遵循工业化思想,包括:
1)增加零件的通用性,最大限度地降低零部件数量,尤其是减少定制,即非标准件数量;
2)最大限度地降低原材料的种类,如人造板的种类,厚度规格等;
3)降低辅助材料供应商数量,如五金配件供应商数量;
这是降低辅助劳动时间,充分发挥设备的加工能力,减少生产、采购和管理成本的重要措施。
二、是在个性,即订制产品中,也尽可能体现标准化的思想.如在标准化的工业产品平台上,通过一些容易实现的个性化元素来实现个性化设计。相反,如果一味注重个性化设计而不断增加不同零部件,即非标零部件的数量,生产的工业化就无从谈起。因为当非标零件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就应当选用综合加工能力较高的设备,如加工中心等来施工。这对生产规模不大的企业又会带来新的设备投资负担。
工业化是在现有工艺条件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必然措施。而个性化产品设计的实现,应当在确立零部件标准化的思想,在产品设计遵循标准化,通用化的基础上加以实施。
这是符合技术条件,解决产品个性化和生产工业化矛盾的正确方法,也在橱柜设计流行趋势中得到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