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在东北大地深入推进,当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在沈阳经济区如火如荼进行,当沈阳加速筑起世界级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当苏家屯区肩负起沈阳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先行先试的历史重任,苏家屯,立足自身优势,抢抓历史机遇,于时代大潮处蓄势发力,以重点领域突破带动全局发展,实现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走产城互动、产城融合、产城一体的特色发展之路。
沈阳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应势而生!
甫一立世,便直指高处,与世界同步。
苏家屯区科学规划,前瞻思维,创新举措,以敏锐视角抢占产业高地,全力打造具有高端科技含量、东北最大、国内一流的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该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填补了东北地区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区的空白,同时,将为沈阳市大力发展金属深加工产业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放眼沈城南部,一个以金属新材料产业为核心、以“千亿产值”为体量的工业产业集群正全速崛起。
应势而生
构筑新型城镇化的产业“骨架”
苏家屯区,位居沈阳经济区地理中心,在沈阳经济区五条城际连接带中独占沈辽鞍海和沈本两条城际产业带。这里是沈阳大浑南开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拓展区。
“坐拥青山秀水、国际空港、通衢大道,加之雄厚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苏家屯区没有理由选择平庸,没有理由不跨越发展”。该区的决策者们如此释放着强烈的发展信心和愿望。
埋头苦干的同时,苏家屯人的目光早已瞄准了更高更远的前方。
2011年12月,经省政府同意,沈阳经济区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批复,苏家屯区成为沈阳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这标志着在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发展战略下,苏家屯区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率先起步,先行先试,为经济区各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趟路、探路,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当先锋、作表率。
使命光荣,鞭策不止。
苏家屯区有了更大的发展动力和更为明晰的前行路径:以天蓝水清的生态环境为前提,以五大新型主导产业为支撑,以三级城镇布局体系为空间,以统筹城乡发展为途径,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全面拉开新型城镇化建设新格局,打造中国北方独具特色山水田园、幸福城区。
在这样的蓝图指引下,该区全力打造金属新材料、物流及配套加工等两个千亿产业集群和会展商务、旅游休闲、沈水智能生活及装备制造高端核心零部件、烟酒食品加工四个百亿产业集群,提出到2017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0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100亿元的奋斗目标。
藉此,沈阳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应势而生。
沈阳金属新材料产业园位于省级开发区——沈阳雪松经济开发区,总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园区建设以金属材料深加工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支撑,规划建设了五个功能发展区,即有色金属材料深加工产业区、钢铁及合金材料深加工产业区、其他新材料加工区、科技成果转化区和金属材料综合交易市场。其中有色金属深加工区包括钛材、镍材、铬锆铜合金项目、铜板带材项目等;钢铁及合金材料深加工区包括工模具加工和特种合金系列等高新技术项目、冷轧镀锡板带及下游延伸项目等;新型材料加工区包括除钢铁和有色金属材料以外的其他产业新型材料项目;科技成果转化区将吸引金属科研院所等科研单位入驻、设立机构;金属交易市场包括金属和新型材料仓储、加工、配送和现货交易以及电子交易中心等。
落此一“子”,堪具战略意义。
建设沈阳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已不仅是苏家屯区做大经济总量、调结构、促升级的一项举措,它更承载着构筑新型城镇化产业 “骨架”,促进沈阳装备制造业乃至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历史重任。聚势而起,集结优势力量实现率先突破.用“历史重任”一词为沈阳金属新材料产业园的意义作用定位,毫不虚妄。
材料工业决定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很长时间以来,受“游击式”开发和低水平加工所限,多种金属主产地的中国却时常陷入低价 出口、高价进口的窘境。
业内专家称,无论是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还是发展新能源产业,都绝对绕不开金属新材料这个热点和难点,金属新材料将成为我国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关键节点。
迎难而上,率先破题,苏家屯此举绝非冲动。
沈阳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兼具原材料供给、交通、市场、政策扶持等全方位优势。资源就是优势,优势就是动力,推动园区加快建设,率先建成千亿产业集群。
沈阳金属新材料产业园为原点,一张简洁迅达的陆海空立体交通网呈现眼前。这里距桃仙国际机场仅2公里,距东北地区最大的铁路货运编组站4公里,距新沈阳南站2公里,哈大客专、京沈客专、沈丹城际铁路贯穿境内,京沈、沈大、沈丹高速公路,沈本、沈营城际公路纵横交错,架构起辽宁中部城市群半小时经济圈,同时,这里距营口新港不足100公里,是沈阳直达丹东港、锦州港、大连港的最近地。
产业方面,在以基础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为主的沈阳经济区范围内,处于产业链中间的金属新材料加工占尽“地利”。上游,是我国特大型鞍钢、本钢两大钢铁集团和东北特殊钢集团,园区直接建在了原材料基地上,大大降低了采购成本;下游,园区靠近浑南新区、航空产业园两个高新产业基地,更与机床、汽车、航天、建筑、军工等产业园区毗邻,园区直接建在了市场上。
不仅如此,园区还享有沈阳经济区唯一的新型城镇化示范区赋予的先行先试权;在70余年工业基础和专业人才、技术资源积淀之上,园区更拥有了多家金属科研院所的智力支持。
优势,几乎已无以复加。占尽发展“天时”,坐拥畅达“地利”,集原料、生产、市场于一体的沈阳金属新材料产业园起跑就已加速,用一系列创新实践启动新型城镇化的产业引擎。